江苏省仿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设立于2017年,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(仿生所),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,从成立伊始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“仿生科学与工程”学科的发展。经过近二十年的潜心研究,在动物运动仿生、结构功能仿生、仿生控制、特种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,成为融合信息控制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机械工程、生物学等专业的交叉综合研究中心,具有博士后流动站、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。研究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先生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,团队拥有青年千人2名,教授6人,副教授8人,有博士学位的占90%,专职研究人员24人;现有研究生100余人。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“仿生科学与工程”主要团队之一。

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带头人戴振东教授是国际仿生工程学会fellow,现任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院长,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第十二、十三届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、中德仿生学高层论坛中方主席。《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》、《Friction》、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》、《科学通报》等杂志的编委。中国微纳米学会微机械设计分会理事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常务理事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仿脑智能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、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分会特邀理事。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、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,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,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2项。中德科学中心项目4项,重点研发计划1项;军委系列项目5项;以及航空航天相关研究所项目十余项。



实验室注重与国际一流科研团队的合作交流,推动并形成了良好的国内外跨学科合作平台。2005年开始,前苏联院士,列宁勋章获得者、著名仿生生物学家Frantsevich教授来南航开展合作研究,并为仿生所教师和研究生开展仿生的生物学基础培训,同时与德国Gorb教授、美国科学院院士、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Full教授、英国剑桥大学Federle教授在动物运动行为和力学领域,与维也纳大学终身教授、奥地利、德国和欧盟院士Barth教授在神经信息和传感方面,和美国CASE大学Dai LM教授、Rice大学教授Ajayan、芬兰Oulu大学在碳纳米管制备及性能研究上开展了深入的合作;和Park、Lee等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。
200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力支持下,仿生所主办了“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ture-Inspired Technology 2008”及“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Unmanned Systems 2008”国际会议。2009年韩国济州岛举办的ISNIT&ISIUT2009国际会议仿生所作为主办方之一。2010年本实验室作为组委会,组织国际会议“2010仿生科学前沿高端研讨会”。 2013年,由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仿生工程学术大会(ICBE’13)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,近300名中外学者参加大会,2014年~2018年分别在中国和德国主办了四届中德仿生学双边研讨会,2016~2019年连续主办了三届一带一路仿生科学与技术研讨会。形成了中德仿生学高层论坛、一带一路仿生学联盟等固定的交流平台。


仿生的产业化发展方面,在任露泉院士的支持下,仿生所团队创建了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,该研究院属于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,坐落于南京市溧水区产业新城。在“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”政策的指导下,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南丹麦大学、德国基尔大学等一流科研、学科及人才优势,围绕地方的产业需求,重点围绕在智能传感、仿生新材料、仿生机器人、仿生文化等产业领域,与合作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开发、成果转化、平台共建、人才合作与交流等工作。建设力传感器研究中心、仿生黏附材料系列化产品及制造研究中心、仿生机器人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。以公共研发平台为载体,校企合作项目为抓手,以市场为导向,成果产业化为目标,建设以仿生应用技术为特色,打造中国第一家仿生科技博物馆。落实国际仿生技术的引进和转化,实现集成公共技术服务、领军人才聚集、高新技术转移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功能,促成和推动我国仿生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。
展望未来,江苏省仿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将策马扬鞭,披星戴月,全力推进仿生领域的产学研发展,促成仿生科学与技术更好的做到顶天立地,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,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。